便携式射线检测仪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、管道焊缝、航空航天构件及应急抢险现场,能够快速、高效地揭示材料内部缺陷。然而,
便携式射线检测仪核心为X射线或放射源,若操作不当,不仅影响检测质量,更可能引发辐射安全风险。

一、使用前准备:安全评估与设备检查
安全区域划定:
根据射线能量和检测距离,依据《辐射防护规定》划定控制区与监督区,设置警示带、辐射标志灯和“禁止入内”标识。
确保非操作人员撤离至安全距离,必要时使用辐射剂量仪监测环境本底。
个人防护:
操作人员须佩戴个人剂量计(如热释光剂量计)、辐射报警仪,并穿戴铅衣、铅眼镜等防护装备。
设备检查:
检查主机、X射线管头、探测器、电池电量、连接线缆是否完好无损。
确认平板探测器表面清洁,无划痕或异物。
检查高压电缆绝缘层是否老化,接头是否牢固。
二、参数设置与设备架设
选择检测模式:
根据被检材料(钢、铝、复合材料)和厚度,选择合适的电压(kV)、电流(mA)和曝光时间。可参考设备内置的“材料-厚度-参数”数据库。
设备安装:
将X射线管头固定在三脚架或磁力支架上,对准被检部位,确保射线束垂直于探测器表面。
探测器置于工件另一侧,紧贴表面,避免错位或倾斜。
使用准直器限制射线束范围,减少散射,提高图像质量。
三、辐射安全确认与启动检测
最终安全确认:
再次确认控制区内无人,警示系统已启动。
操作人员退至安全位置或使用远程遥控器。
启动曝光:
按下启动按钮,设备发出声光提示后开始曝光。
严禁在曝光过程中靠近设备或调整位置。
实时成像(如支持):
在安全区域通过无线终端或显示屏实时观察图像,判断是否需调整参数或重复检测。
四、检测后操作:安全关机与数据处理
关闭射线源:
曝光结束后,立即关闭X射线发生器,确认辐射指示灯熄灭。
拆除设备:
待系统断电后,小心拆卸探测器与管头,避免磕碰。
图像处理与存储:
在主机或电脑端对图像进行放大、对比度调整、缺陷标注,并生成检测报告。
图像与参数自动关联存储,支持导出为PDF或DICOM格式。